2025年4月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为49.4%

日期:2025-04-21        来源:m.kylecourt.com

字体:【

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、中采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(Emerging  Industries PMI)为49.4%,比上月回落10.2个百分点。

从13个分项指标来看,同上月相比,正向指标中,小幅回落的有研发活动,大幅回落的有生产量、产品订货、出口订货、现有订货、采购量、进口、自有库存、就业、经营预期。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较上月回落。

中采咨询于颖认为:“4月新兴产业EPMI大幅回落10.2个百分点至49.4%,4月份往年季节性回落一般2-3个百分点,美国加征关税大幅增加了回落幅度,关税壁垒压力下,部分企业处于观望、停滞状态,明显地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需求,各分项指标方向一致且明确。本月景气的突然中断与疫情冲击的紧急性、不确定性类似,但关税压制与疫情冲击不同的是,疫情首先压制生产而减少需求,而贸易中断减少需求而压制生产。从数据看,本月产量降幅小于订单,未来订单恢复程度一是取决于中国出口规避关税的韧性,二是对外开放与周边友好带来的增量。外需占比较高的企业反映的应对策略各有不同,多数表示事前有所预期且积极自救,一是暂停扩张,二是迂回发展,三是产能外移,四是转向其他海外市场,第五才是转而内销。少数企业比较悲观认为很难应对,另有少数企业已经准备关闭。不过多数企业仍旧积极投入研发,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本。各正向指标均大幅回落并处低分位,其中生产量、产品订货双双回落,低于各自近4年平均值,企业产需由旺走淡。出口订货大幅回落至中低位,进口回落,现有订货为历史同期最低值。订单收缩,销售遇阻,用户库存回升,为25个月以来最高值,自有库存回落5.6个百分点至47.3%,库存积压,企业生产采购动能减弱。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上月跳升,本月再次回落,需求欠佳,价格低位徘徊。新产品投产和研发投入微落,处中位,企业科研投入和新品产出相对温和。配送回落,反向抬升综合指标,前言配送持续中高位的情形依旧。就业和员工薪酬均回落,分别处于中位和低位,就业中性,薪酬偏弱。贷款难度回落至低位,企业融资难度较低,应收账款冲高后回落。预计下个月EPMI或继续回落,由于部分中国制造在美国的刚性需求,未来订单有所恢复,则5月数值回落幅度可能小于往年季节性。”

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陈志认为:“本月EPMI受外部影响,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调。新兴产业受冲击的焦点是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,而这三个产业本月PMI均下滑到51%左右,其他所有产业则下降到50%临界点之下。贸易战直接后果会使出口进一步承压,带来产业链的重构。本月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订货直接从上个月的57%下降到35.1%,关税的上涨使得中国厂商出海的压力陡增,成本和风险也大幅攀升,这可能导致出海的路径和重心进一步偏向欧洲和东南亚。这种担心已经初步转化为短期预期的转向,本月新能源汽车的经营预期从上个月的64.5%下降到本月的45.2%。类似的情形部分也发生在新能源产业上,虽然本月出口订货指数也出现了大幅下降,但是经营预期仍然为67.1%,产品订货依然在51.6%,销售价格则快速下调到38.4%的低位,这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该产业未来可能更加‘内卷’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量本月出现了断点式的下降,从上个月的79.9%直接跌为47.4%,出口订货和进口都在50%以下。目前来看,关税对低附加值率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影响相对更大。新兴产业更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赋能产业链,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依赖,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引致需求弹性的下降,提高产业链的韧性。这需要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更加偏重中长期的创新政策相互协调。”

具体观察各项指标,PMI指标为49.4%,比上月回落10.2个百分点。生产量指标为51.6%,比上月回落16.1个百分点。产品订货指标为49%,比上月回落15.4个百分点。进口指标为39.2%,比上月回落8.5个百分点。自有库存指标为47.3%,比上月回落5.6个百分点。就业指标为48.5%,比上月回落5.9个百分点。

从分行业指标看,新兴产业七个产业有3个产业PMI指标高于50,有4个产业指标低于50。PMI绝对值最高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本月为51.6%。

表:EPMI本月分项数据

图:EPMI与研发活动趋势图


联系我们

地址: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(ZIP):100038

电话(Tel):86-10-58884543 咨询:webmaster@casted.org.cn 新闻与信息:xxxz@casted.org.cn